颈动脉狭窄的绝大部分原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管腔进行性狭窄。因此颈动脉狭窄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控制颈动脉狭窄的相关风险,还要注意控制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通过药物治疗、生活习惯改变等方法可以控制颈动脉狭窄患者 的相关危险因素,延缓动脉硬化病变的进展,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无论是否存在颈动脉狭窄的相关症状,药物治疗都是核心的治疗手段之一。
随着药物的研发和对疾病认知水平的提高,颈动脉狭窄的佳药物治疗(best medical therapy,BMT)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初的抗血小板治疗到目前多因素控制的综合治疗方案,BMT在降低颈动脉狭窄患者卒中风险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在的ACST(Asymptomatic Carotid Surgery Trial)试验中,由于试验时间跨度较长以及BMT概念的发展,入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变得更为积极,他汀类药物使用率也从初的10%提高至80%,而这些BMT治疗方案的改变可能降低了大约33%的5年卒中风险。对于有TIA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能够明显降低短期卒中风险,为进一步的手术治疗降低风险。
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佳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推荐应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一般应用阿司匹林,常规剂量为每天100mg。对于出现小卒中或TIA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在症状发生后的24小时内应用双抗治疗,即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可应用至决定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或在超过3个月后改用单一的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
2、控制血压:非糖尿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可将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收缩压建议控制在130mmHg以下。
3、降血脂:他汀类药物,它不仅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还能稳定颈动脉斑块,延缓粥样硬化斑块进展,降低卒中风险。降脂治疗的LDL目标值为小于100mg/dL,若是极高危患者,建议将LDL降至70mg/dL以下。
4、控制血糖: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良好的血糖控制非常重要,主要包括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等。
5、改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控制体重、适宜的锻炼、健康饮食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