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管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严格的内科治疗下仍有较高的卒中发生率。虽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局部血管狭窄这一技术在冠状动脉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颅内血管结构和形态的特殊性,造成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发展缓慢,主要是颅内血管迂曲的走行给球囊和支架的到位造成了很大地困难,尤其是动脉硬化的患者。但随着新一代支架柔顺性的提高,使颅内支架成形术成为可能。国内外文献短中期报告均证实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可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适应症
①严重的颅内动脉狭窄[狭窄程度>50%,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切除试验(NASCET)标准];②症状、反复发作、药物难以控制的低血流量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s);③脑供血动脉狭窄部位与患者的TIAs有明确的对应关系;④狭窄类型为Moris A型、B型病变;⑤)预计支架能到达靶血管;⑥患者及家属同意。
手术操作
局麻下,行股动脉穿刺,置6 F鞘,全身肝素化,6 F导引导管置入颈内动脉。造影后根据测量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支架,首先排空球囊导管内空气,使导管内充满造影剂,接上加压泵。路经图下,0.014微导丝带球囊支架进行超选,先把微导丝的头端超选入大脑中动脉的M3段,在导丝的引导下缓慢的将支架通过狭窄部位,再次造影确认支架的位置后根据支架标明的压力加压,减压后观察支架的释放情况,缓慢回撤球囊。
虽然支架成行术治疗颅内血管狭窄仍存在着术中出血、术后再狭窄的风险,但对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随着支架的不断改进,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血管狭窄有着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