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外沟通瘤是指通过先天或被破坏的颅骨间隙,同时分布于颅内外如颅腔或眼眶、鼻窦与鼻腔等部位的肿瘤。此类肿瘤多位于颅底,侵犯范围广泛,常包绕或毗邻颅内大血管或重要神经组织,解剖关系复杂,血液供应丰富,诊疗涉及多学科知识,属世界医学难题之一。以往对此类肿瘤的诊治,部分手术治疗造成组织损伤大,影响面容,诊断时间长,有的还需分次手术,且费用昂贵。
临床表现
肿瘤位于前颅窝底者表现为失嗅、鼻塞、鼻出血和头痛,中颅窝底者表现为视力下降,眼球活动受限、复视和面部麻木,后颅窝底者表现为头痛、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厌困难等。
影像学检查
因为颅内外沟通瘤的诊断主要依据是CT和MRI [2] ,CT了解颅底骨和副鼻窦,MRI可显示肿瘤与颅内和颅外结构关系,指导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手术方案的设计,故全部病人作了CT及MRI检查,为了解供血情况,2例病人作了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
颅内外沟通瘤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如该类肿瘤生长位置深在,与周围解剖关系非常复杂,血液供应极其丰富。但是,近30年来,由于神经外 科技 术的进步,特别是显微外科的 发展 ,使得颅内外沟通瘤手术得以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