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中国网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今年12岁的贵州女孩娟娟身患眼疾,病灶却在眼眶后的血管。小娟娟和她爸爸一直愁眉苦脸……原来,是家庭经济压力和对未来的担忧让他们心事重重。好在,他们遇见了好大夫、好护士。日前,在首都医科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介入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捐款帮助下,小娟娟一家他重拾了阳光和微笑,目前小娟娟顺利康复出院。
眼眶里越来越大的“息肉” 治疗却犯了难
12年前,娟娟出生时,家人就发现右侧眼球内有“血丝样”血管影,当时太多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娟娟的眼睛血丝样血管影渐渐增长,右眼内侧用手一摸能摸出一个小疙瘩,不疼也不痒。咨询当地的医生,当地医生说应该是小“息肉”。由于小“息肉”对视力也没啥影响,当时娟娟的家长也就没放在心上。
2019年,娟娟的家人发现娟娟右眼内测肿块增长到“黄豆”大小,右眼球内收活动受限,眼突也越来越严重。随后,家人带娟娟到当地眼科就诊,行眼部CT平扫示:右侧眼外肌内测肌以肌腹为主增粗,考虑为炎性假瘤。建议到上级进行诊疗。
2019年2月,娟娟来到当地某三甲医院,诊断为“右侧眼眶内直肌肿块样增粗,其内较多扭曲血管影,考虑血管畸形所致可能。孩子的家长也不放心,又去几家知名医院就诊,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最终明确了眼疾的病灶为眼睛背后的血管畸形。
今年7月,娟娟的眼疾又严重的,眼睛已经肿胀的几乎完全遮住了眼球。眼疾不仅影响孩子的容颜,再拖视力可能会受到不可逆的损害。由于当地医疗技术条件限制,娟娟一家来到了北京求医。但娟娟的病情治疗可不容易。由于血管畸形的药物治疗方面作用有限,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是首选。但娟娟的畸形血管团已经完全充满在眼眶内,血流量高,众多供血动脉交错,直接开刀手术风险极大,很有可能术中大出血,导致丧失视力、眼球破坏等严重后遗症。超声介入单纯地注射硬化剂精准度稍差,术中很可能会导致失明。
动静脉畸形合并多发脑动脉瘤 微创介入一次治愈
辗转几家知名医院,在北京某医院眼科的大夫的推荐下,娟娟最终来到了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找到了神经介入科主任刘加春,建议先介入栓塞治疗。
娟娟入院后,刘加春主任安排完善各项入院常规检查,脑血管造影显示:右眼眶内血管畸形,呈蜂窝状,血流量大,体积较大。
刘加春主任介绍,传统的外科手术对表浅的,范围小的眼眶血管畸形可行手术切除,但范围大,或体积大的血管畸形,手术治疗难度大,有切除不完全、失血量大、眶内结构破坏等危险。血管内栓塞治疗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血流、减少畸形体积,达到治愈或者为手术切除创造有利条件等。同时相比于单纯的注射硬化剂治疗,通过血管造影,可以了解动静脉之间异常交通的形状、部位、病变范围和周围血管的关系,进行精准的栓塞治疗,做到“有的放胶”。根据娟娟的特殊情况,刘加春医疗团队采用术中精准注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策略。
7月26日,借助血管造影,刘加春主任在X线透视下,一边观察屏幕上迂曲、密集的血管走向,一边在距离大脑1米多的大腿股动脉操控导管,将导管顺着血管准确地送达眼眶内畸形血管团。为保护夹杂在的畸形血管团中的视网膜中央动脉不受伤害,刘加春主任分别从畸形团的不同方位,经眼动脉筛动脉、眼眶上动脉等动脉入口,环绕注射外科胶栓塞,同时将术前造影新发现的右侧筛动脉瘤一并栓塞。经过近2小时的手术治疗,右眼眶内血管畸形,右侧筛动脉动脉瘤几乎被完全栓塞;更重要的娟娟的视力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术后,娟娟的浮肿的眼眶一天天地消除下去,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在住院的时间里,三博脑科神经介入科的医护人员看到娟娟和爸爸经常愁眉苦脸,不爱说话,似乎有许多心事,有几次看到娟娟的爸爸吃饭有一顿没一顿的。三博脑科神经介入科医护人员就多关注他们,早上查房时主动向他问好,询问他们的住院感受,跟他们拉拉家常……
经过几天的接触后,医护人员了解到了娟娟一家的困境。原来,娟娟的爸妈从小就离异,爸爸平时在外地打工,家里还有一位摔残和患有高度糖尿病的奶奶。为了给孩子看病凑钱,娟娟的爸爸几乎把亲朋好友借了个遍,还自己在网贷平台贷了不少网贷。
了解娟娟家的情况后,刘加春主任决定倡议本病区的工作人员为孩子爱心捐款,这一提议得到了神外八病区主任周忠清和病区肖莉萍护士长大力支持和全科的积极响应。希望通过尽一点绵薄之力给予娟娟一家人一点温暖和安慰。当刘加春主任和肖莉萍护士长把募捐到的2800多元现金交到娟娟爸爸的手中时,娟娟爸爸激动万分,沧桑的眼角噙着闪闪的泪光,连声说着谢谢。
这点捐款也许只是杯水车薪,但也是医者仁心的体现。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的医务人员在用精湛医疗技术治疗患者疾病的同时,更在用他们爱心,抚慰患者受伤的心灵,为患者送去阳光雨露,让患者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用实际行动书写爱的篇章。(钱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