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作为一家三级医院的创始人,这位神外博士认准了功能神经外科……

三博脑科医院 新闻动态

功能神经外科未来路在何方?栾国明院长如是说……

坐落于风景优美的香山公园附近的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是一家在神经外科方向优势突出、颇有名气的民营医院。据说,医院名字的由来与其创建者是3位医学博士有关。一个冬日的清晨,“医学界”来到香山脚下,探访了3位博士之一——三博脑科医院创始人栾国明教授,请他讲讲自己的故事。

10年建起一家医院

被问及院名由来时,栾国明笑着回答:“起初我们产生创办医院的想法,定名为‘三博’,确实与我们3个博士有关。于春江教授、石祥恩教授和我是王忠诚院士的第二批博士,同时也是第一批做神经外科手术的博士。1989年我们同年入学,3年后一起毕业。1994年,我们第一次产生了合作创办一家神经科民营医院的想法。”

1994年栾国明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中心学习,他发现在美国最好的几家医院多是私营医疗机构,如梅奥诊所、克利夫兰诊所等。他与同门好友探讨,在国内能否也办起这样一家现代化的神经外科医院?

经过10年的漫长筹谋与规划,2004年三博脑科医院终于诞生,但这时“三博”已有了更深一层含义——博医、博教、博研,“这也是我们的院训,秉承了恩师王忠诚院士的理念,即在精于医疗的基础上做好教学和科研。”2010年,作为一家民营医院,三博脑科医院被吸收进入首都医科大学体系,成为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及神经外科学院三系,这也意味着医院的实力受到了认可。

认准功能神经外科的他,  37岁就当上主任

栾国明本科毕业后就选择了神经外科,攻读博士时来到北京天坛医院,师从王忠诚院士进行血管病相关研究。读完博士,他来到UCLA医学中心进一步深造,并在那里接触到更新的理念和更先进的手术技术。“UCLA医学中心的功能神经外科实力强劲,做癫痫的立体定向手术水平很高。”

正是在那段时间,栾国明深入学习和理解了功能神经外科这一亚专科。功能神经外科对不少人来说可能是个相对陌生的名词,他向笔者解释了神经外科和功能神经外科的关系:

“神经外科是在麻醉学、无菌术和定位技术成熟的基础上,从19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包括脑肿瘤、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脊髓疾病等在内,这些疾病一般会出现结构性异常。功能神经外科作为神外的一个分支发展较晚,其疾病特殊之处在于,虽然同样发生在神经系统,但往往很难找到结构异常,只有病情发作时才会表现出来。疼痛、帕金森、癫痫、精神病等均属于功能神经外科。”

栾国明认为恩师对神经外科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他看来,王老师不仅参与创建了中国的神经外科,还推动了先进理念的普及。改革年代,不少老同志观念十分保守,王老师大胆重用留学回来的新人。由于栾国明在这一领域已打下坚实基础,加上恩师的引导,最终选择了这个专业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我当上功能神经外科主任的时候,才37岁。”

栾国明认为,功能神经外科比起普通神经外科更有一种独特魅力。神经系统肿瘤、外伤血肿等病,其病变和损伤一目了然,手术切除便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换成是癫痫、疼痛,病灶常常看不见、摸不着,如何通过外科手段去治疗呢?

“对于这类疾病,一般是通过干预大脑功能,利用电生理监测来发现异常,同时还需要对靶点或病灶进行毁损、切除。在对大脑进行电生理监测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发现疾病,还可发现大脑不同部位的功能,故名功能神经外科。”

他进一步解释:“一位帕金森患者,手部不停震颤,这时你给靶点上连一根电线、放置一个电极,他的震颤可能马上就停止了。一位慢性疼痛患者,痛起来甚至想跳楼、想撞墙,但你通过功能神经外科手段发现了他的病灶,进行针对性治疗,他突然就不再痛了。患者痛苦得到极大减轻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很大成就感。”

当然,功能神经外科对从业者要求也是很高的。栾国明认为,要干这一行,首先必须有非常扎实的神经外科基础和整体的大外科技术,对肿瘤外科、血管外科、创伤外科等都需要十分熟悉。此外,强大的学习与研究能力,特别是对脑高级功能的研究和总结能力也必不可少。

微创、神经调控与AI,大势所趋

近年来,神经外科一直在朝着微创的方向发展,功能神经外科也不例外。既然小创伤就能解决大问题,传统开颅手术是否失去了它的意义,将会被取代呢?

对于这个问题,栾国明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选择任何治疗方式都应从患者获益角度出发。无论是微创手术,还是开颅手术,都有相应的适应证和存在意义,选择的前提必须是能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和更好的预后。

对于病情十分复杂、病变面积巨大的患者,仅通过一个小孔进行手术,外表看来破坏很小,但内部可能损伤很大,也未必能切除干净,这就得不偿失了。因此,不必过分追求微创。但确实能通过一个小孔完成治疗的疾病,自然也不必去开颅。

微创理念在功能神经外科得到了最典型和最精准的体现。“功能神经外科是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切除毁损、电刺激或药物等治疗。我们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用机器人进行定位,误差小到0.03mm以内。”这种精确度对于我们医生来说都感到惊叹,不仅能去除病灶,还能保护好脑功能,加大患者获益。

除了微创,神经调控也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2010年时,栾国明经过不懈努主持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并且召开第一次学术大会。11年来,神经调控治疗也不断取得进展。

栾国明介绍,神经调控是利用物理(电子)、化学(药物)等手段与神经相接触从而对神经功能产生影响的一类治疗手段。“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早前治疗帕金森震颤的主要方法是毁损病灶,但随着病情进展疗效会逐渐变差,震颤随之加重。从1998年开始,我们改为电刺激治疗,效果很好,症状若加重,还能在体外调节刺激参数,维持不错的疗效,患者获益很大。”

当年,国内首例电刺激治疗正是由栾国明在天坛医院开展的,但当时他并不了解“神经调控”这一名词。去国外参会学习的过程中,栾国明逐渐接受了这个概念,认识到实际上神经调控治疗范围极广。

“神经调控涉及各个领域,不仅是对神经系统疾病有效。比方说,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脊髓刺激,能改善他的血液循环及坏疽;神经调控与功能神经外科疾病关系尤为密切,对于抑郁症、癫痫、慢性疼痛患者,给予电刺激治疗,再将药物泵入靶点,能有出色的治疗效果,损伤也很小。”

可以说,在各个专科,神经调控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未来,这一治疗手段势必会在不同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甚至成为脑功能性疾病的主流治疗方式。栾国明还提出了“神经网络病”这一说法,包括精神病、癫痫、疼痛、运动障碍疾病等,神经调控对这类疾病有明显改善作用。

通过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11年来的持续宣传,临床上对神经调控认识不断加深,多个科室都已开展神经调控治疗。神经调控专委会之下还有进一步细分,包括运动障碍疾病、癫痫、精神病、机器人运动等学部,成立了青委会,每年都会在学术会议上推广相关技术。经颅磁刺激、直流电刺激、光刺激等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不久前,栾国明完成了一部关于神经外科机器人技术的著作(图1)。这也是目前国内外较全面介绍机器人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应用的著作,助力机器人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微信截图_20220112093510.png

随着对“类脑”研究日益深入,人们发现机器人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利用机器人做手术渐渐成为现实。人工智能(AI)可以总结海量专家经验,它的精确性和判断率是人脑很难匹敌的。但它不能替代人脑,毕竟再高级的AI也离不开人的设计。尽管如此,AI依然能够为临床医生带来极大便利,例如将AI技术和医疗结合,可以用于影像学诊断及各种手术,提高诊断和操作准确性,也节省医生体力。

在功能神经外科领域,AI的应用更为普遍。例如,用机器人把电极植入到头部病灶,误差很低,各种血管都能避开,几秒钟就能完成操作,并且出血率损伤率极低。再来看达芬奇机器人,医生通过3D眼镜看到术中情况,本人无需亲临手术现场,在模拟机器上就已参破病情真相,仿佛无人驾驶一样。

栾国明认为,AI应用于临床医学不但能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精准性,更重要的是大数据收集,这有利于更加精准的诊疗。

舍不得退休,离不开手术台

在三博脑科医院工作近20年来,栾国明需要承担医院管理、临床、科研、教学等多方面工作,但他始终坚持在临床一线,不曾离开手术台。他对自己的工作抱有极大热情:“人的精力和生命力是有限的,我是个医生,不会离开我的岗位。至于管理工作,还有更专业的部门和人员帮我分担。”

今年62岁的他也曾计划过退休,从某个时间起逐渐放慢节奏,少看点病,多学点新的知识,但所有计划里都不包括离开临床。治病救人就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重点。

临床工作之余,栾国明将越来越多的时间分去进行学术研究工作。“我创建了癫痫病临床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癫痫研究所、世界神经调控学会中国分会等学术组织,参与了大量国内和国际上的相关工作。我现在几乎是用一半的时间去做研究了。”

据了解,栾国明教授先后参与完成国家“八五”、“九五”攻关课题和国家级、市、部级科研项目近三十项;在国内外多家杂志发表文章百余篇,SCI文章近五十篇,主编及参编著作二十余部;获得国家级、市部级等科技成果奖近十项。2021年12月21日,国际权威神经科学和神经病学杂志《Brain》在线发表栾国明教授、关宇光主任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脑面血管瘤病所致癫痫的临床特征与外科治疗效果”,该杂志认为这是目前国内外关于该疾病最多样本量的单中心临床报道,对于这一罕见疾病的进一步认识和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及参考价值。

栾国明笑称,现在眼睛不如年轻时好了,看书速度和记忆力不比当年。但他那双外科医生的手依然稳而有力,体力也不错,做手术站两个小时不成问题。“只要还喘着一口气儿,我就能看病,能服务患者,这是我作为医生的宗旨。”

文源: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癫痫微信群、脑积水微信群、胶质瘤微信群
病例视频
椎管内囊肿病例:藏在脊柱中的恶魔

椎管内囊肿病例:藏在脊柱中的恶魔

CCTV-4《中华医药》

突出的肿瘤-脑膜瘤

突出的肿瘤-脑膜瘤

CCTV10《走进科学》

左眼跳跳-面肌痉挛

左眼跳跳-面肌痉挛

CCTV1《生活早参考》

癫痫17年

癫痫17年

CCTV10《走进科学》

下一篇:三博脑科网格化医保管理模式入选《医保基金监管蓝皮书》

©2020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咨询预约电话:01062856916、0106285691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一棵松50号

Icp备案:京ICP备12025547号-2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咨询

挂号

首页

义诊

病友群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