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小孩子很少打鼾(俗称打呼噜),如果您的宝宝睡觉打鼾,并且声音很大,那要引起注意了,好带孩子做个检查,因为睡觉打鼾也有可能是脑肿瘤引起的。
两岁半的小琪琪来自深圳,几个月前,妈妈发现他睡觉总是打呼噜,而且声音很大,听起来像个成年人,不仅如此,琪琪白天呼吸也比较费力,总喘粗气,吃东西偶尔呛咳或者出现吞咽困难,妈妈带他到当地医院做了检查,医院按腺样体肥大,给予口服药治疗。
回到家吃光口服药后,孩子的情况并没有好转,母子又来到医院,这次医生为琪琪实施了手术治疗,切除了腺样体,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发现腺样体异常,考虑可能有肿瘤,之后给琪琪做了头颅核磁,结果证实小琪琪的颅颈交界处藏有一个脊索瘤。
脊索瘤是颅内较少见的一种破坏性肿瘤,男性多见,多起自斜坡中线部位,位于硬膜外,缓慢浸润生长,可向鞍上鞍旁、颅内、副鼻窦、前后颅窝内生长,可见广泛骨质破坏、多组颅神经损害及脑干受压症状。
刚两岁多的孩子患有脊索瘤,这让琪琪妈妈大吃一惊,而更让她着急的是,医生说这种病很难治,孩子太小,肿瘤压迫了脑干,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手术风险非常高,稍有不慎会下不来手术台,很多医院做不了这样的手术,建议到北京找专家治疗。
几经打听,在朋友的介绍下,妈妈带琪琪住进了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七病区,找到了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吴斌教授。吴斌教授曾被患儿家长们称为“小儿脑肿瘤的克星”,手术治疗过很多疑难复杂病例。
琪琪比较瘦弱,发病以来因为吃不好睡不好,体重很快下降了5斤,面对这样的重病患儿,主管医生杨庆哲很快组织大家对孩子病例展开术前讨论,影像资料显示:病变起源颅底,肿瘤位于颅颈交界区,严重压迫脑干,与基底动脉及颅神经关系密切,手术有较高难度和危险性,致死和致残率极高。患儿病灶突向咽后壁,压迫气管,术前有呼吸困难,需要气管切开后实施麻醉手术,杨庆哲医生建议可做远外侧入路下斜坡脊索瘤切除,吴斌教授进一步强调术中要保护相邻的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脑深部引流静脉、横窦、乙状窦等结构,保护相邻组织如神经、脑干、小脑等结构、轻柔操作,注意止血。
脑干为循环、呼吸中枢所在,病变压迫脑干,手术风险非常大,术中可能会出现呼吸、心跳骤停、造成病人死亡,或术后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需长期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气管切开。脑干功能障碍也可出现长期昏迷、植物生存、肢体瘫痪、感觉障碍等,甚至有生命危险。
9月30日,吴斌教授和杨庆哲医生为孩子做了气管切开术+右远外侧入路下斜坡脊索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不仅硬韧而且血供丰富,手术共出血约800ml,几乎接近孩子全身血量,给予术中输入异体红细胞,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努力,终将肿瘤分块切除。
手术切掉了威胁琪琪的肿瘤,他的身体康复还需要一段时间。躺在病床上的琪琪喜欢摆弄那些汽车玩具,这两天,他的精神状态更好一些,每到吃饭时间,妈妈冲调好奶粉后,他都坚持要自己“打饭”,用两只小手把注射器里的奶粉推进胃管。
吴斌教授介绍,颅内脊索瘤生长缓慢,头痛为常见的症状。由于肿瘤发生于颅底,还可引起脑积水,当肿瘤向桥小脑角发展,则出现听觉障碍,耳鸣、眩晕。因脊索瘤起源于鼻咽壁近处,还会引起鼻不能通气、阻塞、疼痛,导致吞咽困难,其他临床表现还会有阳痿、闭经、身体发胖、视力减退、脑神经麻痹、步行障碍等等。吴斌教授提醒家长,对孩子一定要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早就医,早发现早治疗。